大众论坛

搜索
查看: 32355|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山东省长岛海洋生态文明综合试验区:从近海养殖到“固...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24-1-24 09:35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礁石上这些成片的叫铜藻,那一大片是鼠尾藻和褐藻。如果仔细看的话,能在海藻中找到小鱼、小螃蟹,还有海胆和海参……”日前,在山东省长岛海洋生态文明综合试验区南长山街道孙家村东边的海滩上,驻村第一书记吴厚利介绍说。
放眼整片海滩,各类海藻和海草随着海水起舞,通过光合作用源源不断地将二氧化碳转化为氧气和有机物。
海洋作为地球上最大的活跃碳库,储存了地球上93%的二氧化碳,是陆地碳库的20倍、大气碳库的50倍。利用海洋活动及海洋生物吸收、固定、储存二氧化碳的过程、活动和机制,称为“蓝碳”。近年来,长岛海洋生态文明综合试验区(以下简称长岛)持续推进全域生态修复,创新开展国际零碳岛建设,海洋碳汇能力不断增强。
“这里以前可不是这样的。”吴厚利指着岸上说,“这一片,以前都是海参育保苗大棚,最多的时候有13万平方米,110多户。”
海参育保苗给孙家村带来了财富,却给生态造成了破坏。产业无序发展不仅破坏环境,也导致海参苗供大于求,价格从130元一斤跌到40元一斤。
生态环境是长岛高质量发展的“1”,其他都是“0”,没有了这个“1”,再多的“0”也毫无意义。2017年,山东省委、省政府启动长岛海洋生态文明综合试验区建设。短短几年,长岛拆除全部80台风机,完成31万平方米破损山体治理,腾退近海养殖1.8万亩,拆除岸线育保苗场86万平方米,修复岸线89公里,自然岸线和旅游岸线占比由38%提升到87.7%。孙家村也拆掉了13万平方米的海参育保苗大棚,在附近海域“栽种”各种藻类5000余亩,生态环境得到大大改善。
只要生态,不要“饭碗”,这样的路子并不能长久。育保苗大棚拆除后,这碗“生态饭”要怎么吃?村里确立了渔家旅游和生态养殖两条路。61岁的村民刘恩红自此经营起了渔家乐。
孙家村依托东源海洋牧场布设人工渔礁,“栽种”海藻、海草,投放海参、鲍鱼。“与以往的海参育保苗不同,‘固藻集鱼’是一种完全天然的养殖模式,收获的海珍品质量高、价格也高,对环境没有任何的负面作用。”吴厚利告诉记者,为了让所有村民都从中受益,村里成立了“长岛孙家海参养殖专业合作社”,一年有两三百万元的收入,为村集体直接增收超40万元。
降耗减排、“固藻集鱼”,不仅把碳排放降下来、固定下来,还创造了源源不断的经济价值。
2022年底,全国首笔“海草床、海藻场碳汇贷”成功落地孙家村。“‘海草床、海藻场碳汇贷’是以海草床、海藻场每年固碳量产生的远期收益权作质押,参考全国碳排放交易市场的价格,合理计算碳汇价值,并通过人民银行征信中心动产质押登记系统进行质押登记。”长岛农商银行行长闫韶明告诉记者,国内“蓝碳”交易少有可参考的样本,“长岛要建设国际零碳岛,就是要敢为天下先,探索出切实可行的路径。”
2021年以来,长岛出台了《长岛建立健全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试点方案》,建立了科学的生态产品价值核算体系;开发了智能化的核算平台,积极探索具有长岛特色的海洋型、国家公园型生态产品价值实现路径。海洋“蓝碳”增加的同时,海洋碳汇贷、海水养殖碳汇险等一系列创新成果在长岛落地,长岛的产业也借势实现了绿色转型。
“生态价值实现,首先要摸清生态家底,探索生态价值实现的多种路径。”长岛经济发展局服务业办公室主任姜兆涛,最近一直在研究国外“蓝碳”交易的案例和模式,“‘蓝碳’交易和生态价值实现,需要国家和省在制度、政策上的顶层设计,也需要各地的创新性探索,在这个过程中,长岛要当好‘试验田’。”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大众论坛 ( 鲁ICP备09023866号 新出网证(鲁)字02号 )

GMT+8, 2024-11-11 03:48

删帖投诉流程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